血液透析(洗腎)是應用血液做體外循環並加以淨化。血液透析的患者需接受一週三次,每次四小時的透析。因為血液透析無法像正常腎臟每天連續性的清除血中廢物,所以病人在飲食上必須有所限制,特別是鹽分、水分和鉀離子、磷離子的攝取。
洗腎會有那些不適症狀?居家照顧該注意哪些?
血液透析(洗腎)是應用血液做體外循環並加以淨化。血液透析的患者需接受一週三次,每次四小時的透析。因為血液透析無法像正常腎臟每天連續性的清除血中廢物,所以病人在飲食上必須有所限制,特別是鹽分、水分和鉀離子、磷離子的攝取。
如果血液透析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適應症狀,可以運用下列小方法加以預防:
1. 噁心、嘔吐:平日限制水份、鹽份,避免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太多,需按時透析。若血液透析過程中,想吐時將頭側向一邊,避免嘔吐物嗆到氣管。
2. 血壓下降,造成頭暈:兩次透析間體重不要增加太多、改善貧血,適當補充鐵劑,若血液透析過程中發生血壓下降,可將頭部放平、抬高腳部。
3. 肌肉抽筋:當抽筋發作時可熱敷、按摩肌肉,壓住膝關節固定肢體,同時將腳板向內扳直。
4. 透析中發生腹痛:因血流集中腹部,會造成腹痛情形,避免透析中吃過多的食物。
5. 動靜脈瘻管可能會有血管疼痛:平時多注意透析管路及清潔皮膚,避免針孔發炎,如有針孔發炎,請告知醫師或護理師處理。
6. 皮膚癢:洗腎病人因為皮膚內的汗腺及皮脂腺有萎縮減少的情形,導致皮膚極度乾燥,可請醫師開立止癢的藥物、降低透析液的溫度、使用橄欖油或潤膚乳液擦拭全身、儘量穿棉質衣褲,避免穿尼龍或毛料的衣褲。
當行血液透析患者需注意控制水份(包含湯及水),因體內水分過多會造成呼吸急促、高血壓、心衰竭、肺積水等症狀。建議多攝取蛋白質,如牛、雞、鴨、魚肉為佳。每日需多攝取青菜,可預防便秘情形發生。在水果挑選部份也需謹慎,血液透析患者不可吃楊桃,因臨床上曾有需多腎功能不佳或尿毒症病人服用楊桃而導致中毒。
建議血液透析患者於運動方式有散步、上下樓梯、騎腳踏車、慢跑、練氣功、打太極拳,可選擇一項合適的運動方式持之以恆,每週至少有三次,每次約30分鐘,若運動中感到心跳太快,身體不適,應停止運動。充分的睡眠才能恢復體力,若持續睡眠不佳,可與醫師討論使用安眠藥。
參考來源
花蓮慈濟醫院(2014)。《自主健康保腎手冊。》 台中榮民總醫院(2018)。《中榮醫訊NO.244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