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低血糖」是糖尿病急性合併症,低血糖常是突然發生的,且會導致患者有身體不適的低血糖症狀及意外傷害、智能衰退……等。若低血糖時間過久,嚴重者可造成腦部損傷、昏迷,甚至危及生命。當血糖不穩定或是控制不佳時,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會增加。
何謂低血糖?低血糖的症狀、預防及與急症處理方法。
「低血糖」是糖尿病急性合併症,低血糖常是突然發生的,且會導致患者有身體不適的低血糖症狀及意外傷害、智能衰退……等。若低血糖時間過久,嚴重者可造成腦部損傷、昏迷,甚至危及生命。當血糖不穩定或是控制不佳時,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會增加。
- 造成低血糖比較常見的原因包括:
- 注射過量胰島素或服用過量的降血糖藥物
- 注射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物後延遲進食
- 進食不定時、或進食量過少
- 運動過度或空腹運動
- 肝、腎功能退化酗酒
- 發生低血糖時會有下列症狀:
飢餓的感覺、發抖、冒冷汗、臉色蒼白、心跳加速、視力模糊、頭暈、嘴唇發麻、無力感、昏昏欲睡、脾氣暴躁、性情改變,甚至昏迷。但若糖尿病多年,或已有神經病變,可能沒有明顯的低血醣症症狀,叫做「低血糖不自覺」,此時需要經常監測血糖,以免發生嚴重低血糖而昏迷。
- 發生低血糖時的處理方法:
- 「患者清醒時」:服用含有10-15公克糖分的食物 (糖水、含糖飲料、糖果、糖包),並且最好30分鐘後再測試血糖,看看是不是已恢復正常。離下一餐若還有一小時以上,再補充一份含醣食物 (如一片土司或一杯牛奶)。
- 「意識不清時」:勿灌食任何液體,可從齒縫灌入蜂蜜、糖漿或施打昇糖素,或立送醫治療。
- 如何預防低血糖的發生?
- 遵從醫師指示的劑量及用法,正確使用口服降血糖藥物與注射胰島素。
- 飯前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血糖藥物,請於 15-30 分鐘之內要進食正餐。
- 遵從糖尿病飲食原則,三餐應定時定量。
- 不可以空腹運動;額外運動前酌量補充點心,如:一份水果、土司。
- 學習居家自我監測血糖並記錄,預防低血糖的發生。
- 預防夜間低血糖:睡前食用點心、睡前時可檢測血糖、白天活動量有增加時應特別注意夜間低血糖的發生。
- 若發生夜間低血糖則返診時應告知醫師,以作為調整劑量之參考。
- 隨身攜帶方糖、糖果、餅乾、果汁等,萬一發生低血糖可以立即食用。
- 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卡或糖尿病護照(聯絡人姓名、聯絡電話、就診醫院),萬一發生低血糖昏迷時,可爭取急救時間。
- 每個人的低血糖症狀表現不一樣;萬一發生低血糖,應記住自己的症狀與反應並檢討發生原因,以預防再次發生低血糖。
- 糖尿病友的家人與朋友,應該瞭解低血糖的預防與處理。
參考來源
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(2008)。《糖尿病的急症處理-低血糖》衛教單張。 宏恩醫療財團法人宏恩醫院(2019)。《低血糖的處理及預防方式》衛教單張。